
通过圈层来引流,是最直接、最快速的引流方式。在引流过程中,需要关注用户内心的价值感。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流量完全爆发的时间,在此之前,商家能做的就是准备好大量合适的内容,等待流量的爆发。
【私域流量的路径图曝光】
下面这张图,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从拉新、留存、激活到裂变累积私域流量的整个过程中,以及过程中每个环节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累积私域流量的过程
1、拉新
在私域流量形成的阶段,需要通过引流或内容本身来吸引用户关注,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拉新”——让流量不断进入私域流量池内。自媒体文章的标题就是内容引流最好的引子、一个极大的流量入口,能够吸引用户眼球并点开。
2、留存
拉新环节完成后,流量进入载体。常用的私域流量载体包括个人微信号、企业微信号、小程序、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群等。不管是哪种载体,目标都是让用户停留的时间更长一点,这个环节核心是“留存”。流量进入流量池后,用户会思考所关注的内容是否有价值,然后再做出是否留存的判断。决定用户是否留存的主要因素是内容带来的价值是否与用户价值匹配。
不管是文字、图片、短视频还是H5和条漫(以单格——两格或以上数量并排出现——画格由上自下依次排序,通过连续画面叙述故事,在阅读时通过纵向阅读的多格长条形漫画称为条漫画。条漫依附于移动终端,伴随网络新兴,是近年来异常火爆的一种漫画表达形式),内容形式本身只会影响用户关注的迁移,并不能决定用户是否传播。使流量价值转为短暂的价值需求的,是背后的社交价值。
网易一直坚持用户导向,发布的内容大多都能深入人心,成为年轻人朋友圈的转发热点。比如,网易考拉的Julia系列,上线两天,点击率就破了500万;地域条漫《我曾经以为,广州和北上深一样》,阅读量达到270万。每一次成功传播的背后,都是网易对用户流量的深度洞察。能够引起共鸣的内容才能激发用户的情绪,让用户留存,进而产生传播和多次分享的欲望。
3、激活
流量被激活后,更容易建立信任,激发再次消费。同时,用户还会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购买体验主动分享给周边的朋友。因为内容的价值而产生圈层的沉淀,过程中伴随着用户人数的增长,不断产生新的裂变。
每一次流量发生改变,起因都是用户的消费意识需要改变。从拉新开始就已经决定了流量的运营成本。内容赋予了流量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去影响用户的感知和消费判断。
4、裂变
私域流量圈层行为发生在消费时代是合理的。在消费时代,用户变得更为理性,虽然不会再因为一个广告而买单,却会因为一些能够加强他们消费感知的内容而买单。从表面上看,用户是在为内容付费,其实是用户在为自己的内心的那份平衡付费。在如此快速迭代的流量时代里,用户只为自己买单,这是永远不会被改变的底层逻辑。
【私域流量的圈层漏斗模型】
消费者在朋友圈疯狂转发喜茶、黄金周朋友圈疯狂晒旅游依然是主流……这些从表面上看是社交行为,其实也暗含着消费行为,社交+消费的流量模式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消费习惯。
从下面这张“流量圈层漏斗模型”可以看出,用户和流量之间流动的方向是一致的。在图的左边,是流量产生的影响因素,右边是流量产生的结果或表现。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张图里有很多个诱发用户行为的因素,不同的因素,所触发的用户行为是不一样的。
通过设置福利、活动内容和媒介途径等方式吸引用户关注,在流量会不断涌入。在流量涌入过程中,企业所制造的社交货币和话题会得到传播,搜索量就会上升。

私域流量圈层漏斗模型
每一次KTV消费的充值、每一次“双11”屏幕前的等待、每一次“时间的朋友”的观看……都是在通过不同的福利或者内容去引发用户的关注。在关注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的一切都会成为话题传播的内容来源,同期的关键词搜索热度会增加,社交货币的自然膨胀等也会加大。
因为每个人的价值存在差异,用户转发的内容也会存在差异,最后沉淀为圈层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将用户连接起来的因素是“同频”。用户形成圈层时,流量会出现过滤筛选,自动细分。流量吸力会形成精准流量,当然,也可能会由于不同频而流失一些流量。比如,在深圳万象城购物中心,用户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品牌,不同的品牌经过细分,形成自己的圈层用户,而价格就是一个最明显的、过滤“精准用户”的因素。
每个大商场都会因为招商到的不同品牌而呈现出不同的流量特征:有些以中老年人群为主;有些以年轻人为主;有些以中产阶层为主。不断被细分、圈层的商业空间背后,是国内消费最真实的写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多平台都带有社交属性,用户的社交欲望被激发出来,圈层用户进而通过内容得以连接。流量所隐藏的价值会在彼此连接的过程中得到认同,甚至形成价值交换,最终使流量得到激发。
在社交现象中,流量很容易被观察到,但流量背后的价值认同是需要慢慢去感受的。抖音里的Vlog虽然有设定好的脚本,但因为用户有了解别人生活的心态,使得在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里,Vlog以流量的形式连接了众多人的生活。
流量活跃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带来裂变,裂变虽然会降低流量的活跃度,却能够激发流量的增长。被留存下来的用户才是最精准的流量。而裂变后的全新连接,可能会是一次重新归零的过程。
被众多年轻人热捧的盲盒经济就会让众多用户产生“镜像效应”,在一个个小小的盲盒里看到曾经的自己。这种现象,在网综节目也经常出现。观众在《创造101》《偶像练习生》这样的节目中,总能从“偶像”身上找到那个曾不被正视的自己。支持,成为很多用户回归内心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流量会在这个流量圈层漏斗模型中的不同阶段得到最好的体现。内容上的差异,会体现在每一个阶段的用户行为与流量的匹配度上:一部分用户关注内容的表现形式,一部分用户关注内容的来源。大量的信息不对称在这个模型里得到很好的矫正和调整。
【私域流量圈层的火山模型】
私域流量圈层让私域流量变得更加独立。10年前,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大量女性能被王俊凯代言的口红种草;也无法想象创造101的小姐姐们代言的冰红茶让众多宅男疯狂购买;如果120分钟内无法回答上100道B站的问题,可能就无法理解弹幕下的年轻人在思考什么。
在私域流量之前,圈层也一直存在,只不过形式不一样。比如,沃尔沃汽车曾被认为是“城市中产”的首选汽车品牌。这种定位就是比较明显的圈层玩法,通过一款汽车的品牌来引领中产这个群体的消费。产品在圈层时代被标签化。

私域流量圈层火山模型
从上面这张“私域流量圈层火山模型”图可以看出,从流量导入期到流量爆发期,“内容引发”“社交欲望”不断上升;当流量升到最大值时,大众的社交货币价值也在无形中被最大化了。
微博里每一次热点事件的爆发,都符合这个轨迹。比如,每一次明星八卦事件和社会新闻事件,在微博平台发酵后成为热搜,成为用户茶余饭后的谈资或社交平台上讨论的热点。事件得到最大程度的曝光。随着流量的增长,社交货币价值实现最大化。
从流量爆发期走向流量沉淀期的过程中,价值和文化被不同的规则标准所筛选,文化的差异会带来价值认同的不平衡。比如,精致文化在大众群体里无法得到普及和满足,过于精致常常会遭受大众的鄙视,因为缺乏温度和真实感。而“老铁文化”却能够代表很多人的情绪,它能在短视频里火一把是有理由的。“老铁”,在东北文化里就是“真诚、自己人”的代称。作为“老铁”经济的代表,“快手”短视频里的情绪在大众的态度中得到了很好的释放。其实“快手”也在通过“老铁”这样一种文化沉淀它自己的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圈层看似把“大”生意做“小”,可是也正因为“小”而更加聚焦和专注。我们无法理解,对于大众来说,一些可能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普通人,却在不断打破行业的商业盈利模式。从大众消费时代到私域流量时代,其实就是一次商品到“人”的转型,之前冷冰冰的商品被不断赋予特殊的人格。
流量在去中心化,新型社交媒体拉近了品牌与用户的距离,比如,短视频、直播。更多的产品不再需要经过多层渠道的周转,就可以直接触达用户。抖音的“丽江石榴哥”,一个人一场直播带货600万元。这样事情在10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却成了常见的现象。这就是私域流量时代的玩法。
圈层后的私域流量带着看不到的温度和真实,一个个并不精致的人,能让用户充满信任并立即下单。相比传统的排斥销售,从“挣我的钱”的内心厌恶,到“推荐我要的”的内心期待,这正是新消费时代的转型带来的。
没有人能精准预测到流量爆发会出现在什么时候,在此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准备好大量合适的内容,助力流量的爆发。一旦内容不能引发用户的持续关注,即使是圈层流量也同样会被用户排斥。因此,不要过度迷恋私域流量圈层,当前,它只是一种流量优化的方式,并不是万金油。
案例分析:凭借“内容”引爆流量的六神磊磊
在自媒体萌芽的时期,几乎所有现在看来的大号,都是靠内容来获得流量的。比如,“六神磊磊读金庸”微信公众号的创始人六神磊磊,他就是凭借内容创造了自媒体写作的奇迹,成为自媒体时代“10万+”现象级文化“网红”,拥有近千万粉丝。
1、流量涌入
2013年12月,在微信公众号正火热的时候,当时还是新华社重庆分社时事记者的王晓磊跟同事在北京房山参加一个封闭式培训。他心血来潮地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并在12月10日发表了读书笔记《教主最不虔——读<笑傲江湖>之一》,意外地获得了6万+的阅读量,这是很多自媒体人望尘莫及的数字。
在流量导入期,独特见解的内容,让六神磊磊收获了第一批关注用户。从此,王晓磊便以“六神磊磊”的名号“行走江湖”,而他的人生轨迹也在这个时候悄然改变。
但一篇文章并不足以留住用户,要引爆流量,必须持续制造话题。于是,六神磊磊连发了14篇文章。12月19日推送的第8篇文章《金庸、古龙、鲁迅会怎么写爸爸去哪儿》,蹭了《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热点,成了第一个爆款,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阅读量达百万。
2、流量细分
然而,这一波操作并没有给六神磊磊带来很多流量,因为当时没有版权保护,文章被各种抄袭和盗版,在他自己的公众号上,仅有1.4万的阅读量。自此,他再也不写类似的段子,开始思考精准流量的运营,换成更有思想的文字。坚持输出7个月以后,六神磊磊公众号终于迎来了曙光。
2014年7月30日,写司马南的一篇文章——《哭董卓》,迎来了第一个10万+;2014年8月5日,《“大人物”战斗过的地方》又拿了一个10万+,而且是全网刷屏的爆款,写的是当时最火的郭美美案;
2014年11月7日,《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成为六神磊磊最被人熟知的一篇文章。
2015年10月,六神磊磊下定决心辞职,放开手脚写文章,后来的文章几乎都是10万+。并获得2016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个人新媒体”,以及网易号颁发的“2016年度最有态度自媒体”奖。
2017~2018年的文章,流量也越来越大。其中,2017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推送的《杜甫的太太:我可能嫁了一个假诗人》阅读量达到121万。
要说为什么“六神磊磊读金庸”那么容易火,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个公众号名字本身就自带流量,容易形成话题。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侠。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有电视台在播金庸武侠剧,无论喜欢不喜欢,国人对金庸都特别熟悉,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传播成本。


但公众号名字也是一把双刃剑。光从名字上看,不喜欢金庸的用户会直接流失掉,商业转化获利也几乎看不到希望。自诩为“金学会长”的六神磊磊,凭着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专业毕业的优势另辟蹊径,并不只是研究小说里面的剧情,还借着金庸作品去解读社会热点。公众号上写着:“不要只竖着读,让我横切开给你看。”再加上他诙谐的解读、犀利的文风、独树一帜的观点,使文章风格自成一体,形成了圈层文化并沉淀了下来。因为同频相吸,价值观一致,越来越多的用户成为六神磊磊的精准流量。
用户的留存,除了因为喜欢金庸以外,还有部分的原因,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跟六神磊磊一样想成为大侠的梦,不能成为打架斗殴中的大侠,但能够发出自己的能量和声音。
3、流量活跃
因为读金庸而被熟知的六神磊磊,除了微信公众号文章和2014年2月开通了同名微博不仅帮他吸引不少流量,还让他多了很多高光时刻。
2015年6月份,出版了第一本书《你我皆凡人》,收录了他之前写的解读金庸武侠的文章,以后增加了高校分享会;
2015年10月,担任《金庸群侠传》手游剧情顾问;
2016年1月,在鲁豫有约&新榜联合发布《2016年值得关注的自媒体》节目上开场演讲《我们还能写多久》,同时还接受了采访;
2016年9月,新式逗趣武侠类脱口秀节目《六脉神见之六神磊磊讲金庸》登录腾讯视频;
2017年4月,录制优酷出品的《读书人》第一期第二集节目,同期还有俞敏洪、李敖等大咖;
2017年12月,受邀参加窦文涛《“圆桌武侠派”行走江湖有绝招》节目的录制,与方文山、马未都聊起不为人知的江湖秘籍。
持续多渠道的曝光,让六神磊磊导入不少流量。不过,他曾多次自嘲:录一次节目,都会掉一万粉。事实上,越早关注他的用户,越成为他的死忠粉。
公众号转化获利,价值交换,是自媒体时代跨不过去的话题。六神磊磊没有做电商,而是从2015年辞职后开始接广告,一条广告收入十多万元。因为广告文章质量也很高,属于神转折类的,用户也不反感,找他合作的广告主很多,也使广告成为激活流量的一种方式。比如,跟水井坊合作的一条中秋推广《唐诗,就是一场太阳和月亮的战争》,通过活动内容,让用户可以产生更多连接。
4、流量裂变
流量总有缺口,2017年,六神磊磊打开了另外一扇门。他发现金庸在书里总会引用一些诗词,从而引发了他的兴趣,并且在“六神磊磊读金庸”推送了相关内容的文章也大受欢迎。所以,2017年5月,六神磊磊新开了一个公众号“六神磊磊读唐诗”。
当然,“六神磊磊读唐诗”新号上线,意味着这个号要从头开始,需要用全新的连接去吸引流量,用户圈层与“六神磊磊读金庸”有所不同。同年7月,他出版了筹备两年的第二本书“六神磊磊读唐诗”。北京的新书发布会现场,史航和罗振宇也自发前来热情捧场。2018年5月,在付费电台《六神磊磊的唐诗课》上线网易云音乐。
自从当奶爸以后,六神磊磊更多开始关注儿童教育。2019年7月,他的第三本书《给孩子的唐诗课》上市,这或许能帮他打开另一个圈层的流量。

在鲁豫有约的《我们还能写多久》中,六神磊磊说:“杜甫有一首诗,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每一个写字的人,要随时做好被人忘记的准备。每一个写字的人,都应该是一只蚂蚱,但是必须是一个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充实自己的蚂蚱。我们要努力地蹦跶着,然后静静地等待秋后的到来。”
六神磊磊,就是这样一只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充实自己的蚂蚱。在好看的皮囊下,还有有趣的灵魂,才能赢得长久的流量。
(本案例部分文字节选自“90后”新媒体老司机杨坤龙的文章:《六神磊磊读金庸:他是被删文最多的新华社记者,靠趣谈金庸篇篇10万+,完成一个小号的逆袭#拆解大号#》,微信ID:ikunlong)
原创文章,作者:投稿用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aun.com/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