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
今天在一条看到一篇文章——《“40岁,我决定辞职,重新高考”》,报道了几个工作数年后重新高考,再次读大学的故事。
在讨论前,我们先简略叙述其中两位的情况吧:
案例1:重读大学,是涅槃重生的机会
豆泣,女,30岁,现居黑龙江。
2011年,听从父母安排,第一次本科,在东北石油大学学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她大学四年都极度痛苦,徘徊在挂科边缘。
2017年,重新高考,在大理大学学了5年临床医学专业。
目前豆泣已本科毕业,回到黑龙江,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准备考执业医师证。

案例2:工作10年,终于找到兴趣所在
魏学斌,男,45岁,现居北京。
1996年,入读重庆大学自动化专业。
2015年,在做IT数年,年近40岁时考上齐鲁大学医学院学中医,毕业之后又花了两年多时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了专升本学习。现在是北京年轮骨科医院中医科医生。

魏学斌
两个故事,我们都不难看到一个共通的关键词:
兴趣
先说豆泣,出生于“石油家族”,学个相关专业,毕业后进油田,是家人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可事实上,她数学、物理很差,唯独对生物感兴趣,想学临床医学。后来听了父母的话读了他们指定的专业,由于不喜欢,也学不好物理,大四上学期一共挂了八门功课,非常勉强才毕了业。
毕业后重拾本心,学习医学专业,用她的话说,是一个涅槃重生的机会。
再来看魏学斌。他其实踩准了行业的红利期,2000年他刚毕业时,正是计算机行业起步的时候。行业发展蓬勃,收入高,至少在外人眼里,已经是令人羡慕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而且,长时间加班加点,内心也觉得空洞,一回家就任何工作相关的事情都不想干了。
由于做IT,他患上了颈椎病之类的职业病,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治好。后来碰上一位中医,用针灸、中药帮他调理好了。他也因此迷上了中医。
学了中医后,同样的忙碌,却让他乐此不疲。

魏学斌的笔记
现实中,有多少人,做着不喜欢的事情,又不敢从头来过呢?
很多人过着不喜欢的生活,工作上庸庸碌碌,生活中一潭死水,却会用“我只是个平凡人”自欺欺人。事实上,同样是平凡人,听从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不喜欢的事情,绝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魏学斌在IT行业时,由于兴趣缺失,即便有985毕业,也没为他的职场生涯加持多少,连个小领导都没混上。那时他的状态,就像是一个“职场咸鱼”。

中年重学中医后,上班出诊,闲暇时光在B站科普中医知识,有时还会跑基层免费坐诊,每天都过得充实而生机勃勃。
做喜欢的事情,真的会让自己发光。
即便人到中年,从“心”出发吧!
焦虑何来
魏学斌工作数年后重读大学的故事,之所以在网络上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还有个重要的关键词:
中年焦虑
最近抖音上有个很火的话题——过了20岁,就不能穿得像小孩了。众多网友纷纷变身,从一个潮酷的青年,化身为头发往后梳,上衣扎裤子里,随身带保温杯的中年形态。
虽然,视频是娱乐心态做的,反映的却是现实。
尽管,很多男明星40多岁了还能获得“最杰出青年”之类的荣誉。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一过35岁,仿佛就已经迈入了老气横秋的中年世界。
媒体中充斥着“35岁职场枯荣线”、“40岁就业危机”之类的话题,无形中也在加剧着很多人的“中年焦虑”。
一方面,工作十几年后,职场开始遇到瓶颈,后有95后、00后追兵,前有上司挡路;另一方面,家里上有老、小有小,40岁左右的人步入生活压力最大的阶段。偏偏,职场对35+的年龄歧视愈发凸显,这种中年危机倒也并非全无来处。

可是,比起生理上的中年,心态上的中年更可怕!
我有个朋友,从做得顺风顺水的小公司,在35周岁即将来临之际跳槽去了一家行业内TOP10的大公司。
大公司的收入、福利、环境都不是前司可比。可是也许是公司层级太多,条条框框太多,他做得并不开心。因此,在一年多后,他辞去了这份工作。
原以为这样自己会轻松很多。去到了新公司,他内心却并不能忘却大公司带来的光环。尤其是在遇到以前共事过的职场伙伴时,更觉得无由的尴尬。

后来那几年,他又换了几次工作,好像是想证明自己可以过得更好。可是,年龄,有时确实会成为职场中的一道坎。
有次公司要进行储备营销人才的选拔。他其实对那个岗位并无想法,本着人生必须进步的信条也报名了。后来,他的部门领导把他的报名表撤了下来,对他说:“年龄大了,机会给其他人吧。”
他说:“不知为何,那一刻我很失落,又忽然觉得很轻松。”
不久以后,行业暴雷,众多TOP级企业的中层管理员不得不面临失业危机。

在行业的风雨飘摇中,他渐渐想明白了。
这几年兜兜转转,是他从业以来,最焦虑的时期。其实,从收入上来说,绝对好于工作刚起步的时候。之所以焦虑,最根本的在于内心:
抛不下已有的荣耀,又放不低身段重新学习
这样的结果,就造成自己只能在已有的“成就”中徘徊。面对比自己年轻的人一步步超越自己,焦虑越来越深。
现在的他,换了一个赛道,不仅把工作的得失看得更云淡风轻了,而且还学起了跳舞,整个个焕发了不一样的光彩。
他说,退更远看自己曾经的经历,才发觉,很多以为别人在意的东西,比如发展好坏、职位高低,真正在意的其实是自己。
如今他已过不惑,40岁很老吗?退休年龄都要延迟到65岁了。
只要想出发,任何年龄都不算老;只要想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
原创文章,作者:投稿用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aun.com/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