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没学历去干什么好(19岁没学历去干什么好男生)

摘要:19岁定向师范大专女生,不太想回乡下教书,有必要违约留在大城市里吗?


今天还是跟大家分享一位粉丝小伙伴的职业规划案例分析,她跟我说道:

“我是女生,今年19岁。性格活泼外向、比较开朗,积极上进。家乡在东南地区一个小县城里。

爸爸因为早年从事重体力劳动,有肺病。目前52岁,在家暂时修养,顺便帮忙带我哥哥的两个孩子。妈妈在家乡镇上工作,工资很低,身体状况也不是太好。

我的哥哥和嫂子在南方某个大城市打工,也很辛苦,维持家里的开销。家庭的总收入整体不高,还欠了几万元的外债没有还。

我自己上的是大专,目前即将毕业,属于地方5年定向师范生。毕业后能定向到我们家乡所在县城去当小学教师。我是初中毕业时成绩还不错,就直接报了5年的师范定向生,没有上过高中。

将来毕业必须在县城的学校服务够5年,违约金是1万/年。

我未来的目标就业城市是我们县上一级的三线城市,想在大一点的城市长期发展,不想一直在乡下待着,想往上走。

想以后能够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英语老师,能够教书育人,传递知识,同时走进孩子的心里,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想要有品质的生活,成为一个内外兼修,充满能量和爱的人,能够去实现自我价值,对社会产生帮助。

我的兴趣爱好是英语口语。因为在大二的时候,有在一个英语口语培训机构学习口语,目前是自己的一项排他性技能。

学习了半年的时间,就开始在这个培训机构当助教老师,从事市场部销售类的,去锻炼自己的软实力。属于边学习边工作的状态。

感觉自己收获了特别多,自己能力的提升和格局的打开,在这个地方尝试突破了特别多的事情,比如和外国友人全英文聊天,各种英文学习活动,还有去带着大学生早晚读,讲公开课,做咨询等等。

特别喜欢这个地方,大学五年,有三年的时间都是关于这个口语培训机构,之前一直想着毕业后能否违约在这里发展,月薪能过万,有钱又有能力的提升。在这里,真的有好多好多优秀的人。

但就在一个月前,还是选择了离职。因为大学三年,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工作上,所以学业懈怠了。目前过了四级,在准备六级、自考专升本、小学教师资格证。因为这一年的特殊性,比如时间的分配,所以还是选择了考证、考试。

放弃在培训机构继续发展的原因大概是:

①身体消耗比较大,需要加班有很大的压力等。

②自己的天花板较低,感觉以后发展容易遇到瓶颈期。

目前没有恋爱对象,个人认为自身发展更重要,我想把自己提升起来,这样遇到的人才有可能更优秀,打算至少26岁后再结婚。

我感觉现在的自己,好像很有力量,好像又没有力量。关于未来,我有太多的想法,所以现在很迷茫。其实这段时间我也有问过身边很多优秀的人、前辈等等。他们给我的方向是会有不一样的。

我觉得回去乡下教书,就被限制了一样,我就是觉得自己还年轻,我想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去看到更大的世界,去努力,格局、眼界更加打开一些。我想提高自己的起点,我想全日制专升本,然后再考研。但考虑到各个方面,又不确定了。

先回去就业,考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的。拥有研究生学历后,后面再考到市里的编制,当老师,去成为名师。

但又觉得,我努力去考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一样的考试题目,一样需要很努力,我可以考全日制的,为什么不呢?

如果考了全日制的研究生,以后的发展是不是会更好,我可以直接参加市里或县里的人才引进计划,我在专升本和读研的过程中,也可以真正提升沉淀自己很多,扎实的文化功底,一些前沿理论知识等。

我想要去参加全日制的专升本和考研,是因为在学习英语口语的地方,认识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学长和我提到的。他目前在一所985名牌大学读研,他觉得我有这个潜力,可以去努力提升自己到更高的水平。他甚至还愿意资助我。我觉得很荣幸,也觉得很有道理。

因为全日制专升本和考研的机会就这么一次,我想如果我放弃了,我觉得以后是不是会很后悔?回去乡下工作,就是感觉自己可能性更少了。风险与回报是并存的,我就想,那趁着还年轻,为什么不拼一拼呢,即使最后结果不是那么如意。

您觉得在职考研(非全日制)怎么样呢?就是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学习。等五年服务期满了,最多再多一年,研究生毕业,那我应该就可以更好的用研究生身份,考到县城或市里的小学当老师。

毕业回去后,如果按协议走了师范定向工作,利用空余时间,我觉得我要么就在职考研,后面至少考到县城的学校,要么我就是发展副业,让自己有一定资产。

我个人偏向在职考研,因为感觉自己的起点会高一些,在长远角度帮助更大,比如评职称、文化、内涵、自信。”

9岁没学历去干什么好(19岁没学历去干什么好男生)"

今天,我就借回复这位小伙伴的机会,跟大家说一些我的观点和思路,供其他类似处境的小伙伴们参考。

我先说结论:不建议违约,也不建议考研,毕业后直接先回家乡教书即可。

一直在学校接受教育,或者搞学术研究,大前提是背后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并且自己热爱搞科研。但是我分析你的情况,并不符合这种类型。

至于你说的那个学长,毕竟不是你至亲的人,指望他资助你读研究生,我认为这个并不现实。

你的终极诉求只是为了就业,多赚些钱,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好一点,我分析你并不是热爱搞学术研究的人。

并不是说读研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而是这条路的投入成本(时间、金钱)很高,最终的回报却并不一定高。直白点说,也就是性价比并不高。家境特别好、年龄又小、喜欢搞科研的,我肯定就推荐读研了。但你明显不是这种类型。

比较适合你的长期职业路线其实就是:先借助这个无需自己找工作的先天优势,回家乡工作个5年。

然后在这5年期间,先用大部分精力(90%以上)做好小学教师这份工作,业余时间可以提前布局一下线上副业的大方向,时刻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和动态。

从线上副业起手的原因很简单,前期成本低、风险低,对普通家庭出身的人很友好。

等你什么时候把主业做得很熟练的时候,可以多抽出一部分时间去深钻线上副业这块内容。如果有想法的话,可以在线上副业初见成效之后,转到线下自主创业,这样风险会降低很多,失败的概率会小很多。

与其把3~4年的时间去读研上学,还不如把同样的时间直接钻研学习副业知识,这样从长期来看可能会更高效一些。

当然了,如果你确实不喜欢走创业这条路,也可以尝试违约考研。但我也可以提前告诉你,即使你读研结束,成功进入体制内工作,这份工作的上限也并不高,最多只能是维持个中等生活就不错了。

其实你的情况,和我在7月18日那期讲的那个小女孩非常类似的,你可以再去回看一下那一期内容。

至于要不要考在职研究生这个问题,除非你不想多赚钱,物质欲望很低,可以考在职;否则的话,在职考研也不推荐。

还是那句话,性价比太低了,不划算。想走这条路的人太多了,这条路已经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了,异常内卷。也就是,为数不多的体制内资源被一大群人争夺。

以后随着新生儿的减少,教师肯定会逐渐过剩的,这是必然的趋势,这种趋势,最多在10年以后,就会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

我推测,你家里肯定没有教育局、学校这方面的人脉背景,想靠体制内这条路拥有很多的上升空间,真的太难了,根本不现实。

体制内工作,今后的效率都会越来越低,这是体制内工作一直以来的共同弊端。也就是说,在体制内工作,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后会越来越多,但实际回报却没有多少,可以说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其实都被浪费掉了。

最后等你年龄大了以后,想继续呆,不舒服,因为无用的杂事多;想走又走不了,自己没其他技能,中年时会非常尴尬,应对未来社会形势变化的能力会非常弱。

与其把很多时间做了无用功,浪费很多精力在体制内,不如早点学习其他技能,强化自身综合能力,投入到副业上。

今后的社会,优秀的人,职业方向都是大致一样的,都是“平台+个人”的工作模式,并且越来越多的人会倾向于自由职业。其根本原因就是,这样工作效率是最高的,投入、产出比较高。

以后的学历文凭,慢慢都会不值钱的,普通一点的名校文凭都不值钱,就更别说是什么双非大学甚至是在职研究生了。

你有那死磕学历的时间,用来钻研副业,3年至少成功一半了,真没必要对学历有执念。

你的副业做成功了,往小了说,一样有面子、有自信,个人幸福感强;往大了说,副业做好了,一样对社会、国家有贡献,并且比体制内的人贡献还要大。

体制内的工作,真没多大前途,只是能保证职业生涯的前期稍微能稳定点,保个底、糊个口而已。

建议你认真看一下5月28日那期视频,里面就讲到了为什么体制外工作和自由职业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与我互动。你的收藏、点赞、转发和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我是魏老师,咱们下期再见。

原创文章,作者:投稿用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aun.com/2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