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大家好,我是维伊。
经过2个多月的征稿,昨天,终于收到了一篇合适的稿件,稿费50—150。
收到过稿文章和自己投稿成功一样的开心,投稿和征稿一样困难,就像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同道中人,既要投缘又要合拍。
文字很不值钱,记得我收到的第一笔稿费是30元,为了30元真可谓是呕心沥血。
白天上班,晚上码字,一篇近3000字的文章需要熬肝到半夜两三点,第二天还要利用午休时间去排版配图起标题。
30元几乎用了我全部的业余时间。
身边的人问我:为了几十元,耗了自己的一天,值得吗?
值!答案很肯定。
30元对我来说不仅是零花钱,还是希望的种子,它让我狭隘贫瘠的世界多了一种可能。
借用查理·芒格的一句话,“我的生活,不只在一条赛道上。”
每天很忙碌,可快乐得很踏实,特别是拿到稿费和得到网友肯定的时候。
找到自己的热爱,如同开辟了一处新的天地,靠着热爱尝到甜头之后,新天地就升级成为我的世外桃源。
如今,我已坚持写作将近3年,思维与眼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最明显的是,我不会看重当下的回报,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未来作铺垫。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得过且过的日子,我已经怕了。
况且,人生本来就是非线性,每个节点都布满了不确定性因素,疫情、栽员、等危机一直都在。
对抗危机,单单依靠上班是远远不够的。
大厂裁员的消息天天有,昨天狠人马斯克宣布要裁掉75%的推特员工,75%这个庞大的数字让人震撼。
有人说,大厂裁员与自己这种小底层员工无关,这种想法纯属自欺。
生态圈环环相扣,时间的齿轮在转动,被栽掉的人也要继续生活,上层没有了位置,自然就会向下迁移。
一层层迁移下,即便是外卖员、保安小哥,都要被动地卷起来。
上个月听朋友说,她面试了一个86年的211本科生,对方来应聘一个仓管的职位。
说起来很感慨,中年人甘愿到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去求一个基层职位,当中又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无奈。
黑天鹅横扫全球,谁又能真正做到置身事外呢。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在贩卖焦虑,但说句心里话:我早就做好随时失业的准备。
能上班的时候,用心工作。下班的时候,利用闲暇时间,提升个人技能。
比如这波疫情,很多服务行业的人已经停工20天,而且,何时才能解封恢复正常还是未知数。
能在互联网开展副业的人,可以通过副业填充一些收入。没有副业的人,只能干等着。
我一直警醒自己,别把自己局限在一条赛道上,要去发掘进可攻退可守的园地。
为了投资未来,投资未知,我做了以下3个方面的准备:
1.珍惜工作,但别太依赖工作
疫情当下,能正常工作准时出粮,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所以别轻易辞职,裁员热潮正在上演,自己没必要去送人头,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之余,还要尽可能去“帮助”同事,或主动去为上司分担压力。
尽力去接触自己岗位以外的事情,为自己增值,也为下一任工作做添瓦的行为。
用格总的话来讲就是:带薪学习
拿着公司的钱,为自己增值。
我工作这一年,从来不会因自己多做了某些事而觉得“吃亏”。每一件事于我而言都是前所未见的新鲜事,能处理多一件事情,自信心就增添一分。
人都是有私心的,多做事并不是我伟大,而是我想“懂多一点”,让自己的羽翼丰满起来。
工作这件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隐藏着太多风险,我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为下一份工作加一些筹码。

2、深耕自己的副业
时代的突变,才明白副业的重要。
这几年,各行各业都像受到雪封一样,危机四伏,就连大鹅厂都说要互相扶持共渡寒冬。行业不景气企业岌岌可危,个人更是被动接受。
你想稳定上班,公司未必愿意;公司想稳定雇佣你,行业未必愿意。
因此,我才这么苦口婆心地建议大家,利用闲余时间培养一项技能,技多不压身,多项技能反而让自己更加分。
《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就提出了一个理想的收入模式:“ESBI收入四象限”
即一个人应该拥有四个身份。
E:雇员型。
S:自由职业者型
B:企业主
I:投资者
我现下是一名雇员,出卖自己不太值钱的时间去换工资,但我会将时间用到最大化。
利用业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副业,努力帮自己造一个成“自由职业者”的身份。
企业主(B)和投资者(I)的身份,离我还有一段高速公路的距离,可我会尽全力去争取,给自己一个安全感。
保持多赛道向前奔跑,即使工作遇到不测风云,我仍可以换道前进。

3、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最近才惊觉自己被错误的时间观念害惨了,过去总以为三两个月就能做成一件事。
比如:工作三个月能升职加薪、三个月能学会一门外语、一个月能成功减肥、21天能学会写作…
这些错误的认知导致自己有错误的期待,收获不如预期时,就立马放弃:冲动辞职、放弃学习、放弃坚持。
错误的决策,令自己放弃许多原本能成功的事情。
其实,一个月就能做好并且能见到成绩的事,就只有“上班”了。
要实现写作稳定的变现,至少需要3年时间的打磨与练习。
要进行身材管理,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逐步进入正轨。
要学一项技能(外语),至少要认真学习一年才算是入门。
在真正做好一件事情,花费的时间要以“年”为单位,而不是“天”或“月”。
过去的我就是被“猴年马月”给吓退,浪费大量了不可复制的时间。
日月如梭,即使自己什么都不做,时光亦然匆匆而过。
如今,我会好好利用当下为未来积累,每天给自己预留一点为未来增值的时间。
今天,就是最好的增长期,明天的收获完全取决于今天的行动。
减少心浮气躁,降低自己预期,做一个长期主义的人,才能夯实深厚的功底。
以上。
如果内容对你有帮助,希望你能给我点个赞~
你的点赞永远是我持续更文的动力,谢谢你~
原创文章,作者:投稿用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aun.com/2600.html